特朗普关税决策“黑箱”有多难预测 叙利亚的教训!一个刚刚推翻旧政权、迅速倒向美国的叙利亚新政府,原本期望能获得援助,却意外迎来了全球最高的41%惩罚性关税。这一打击让朱拉尼领导的叙利亚亲美路线受挫股票配资在线,揭示了唐纳德·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背后的复杂决策过程。
特朗普再次上台后,频繁使用关税作为政策工具,旨在保护美国产业、创造就业并缩小贸易逆差。今年四月初,白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加强国家和经济安全。从4月5日起,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的“基准关税”。不久后,4月9日,更高的个性化“对等关税”也随之而来,对美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将面临更严苛的税率。
制定这套复杂关税政策的团队内部并不统一。白宫贸易与制造业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是激进的“贸易鹰派”,他与特朗普有极好的“化学反应”,主张把美国制造业全拉回国。纳瓦罗甚至称“对等关税”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也支持关税,认为需要尽快评估“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种激进立场。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被视为更“现实”的一派,他支持用关税实现贸易互惠,并反驳关税会导致通胀的说法。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为关税政策辩护,认为旧的全球贸易体系已经崩溃,但他的观点与多数经济学家相左。这个由鹰派和有华尔街背景的“现实主义者”组成的团队,内部张力明显。
叙利亚的极端遭遇提供了一个直接且残酷的观察样本。7月底,特朗普政府宣布向全球92个经济体征收新关税,其中对叙利亚征收了高达41%的关税。这发生在阿萨德政府倒台后,朱拉尼领导的新政府展现出强烈的亲美立场,希望能借此放松制裁。然而,事态突然逆转。在以色列支持的德鲁兹民兵与叙军爆发冲突后,美国的态度从支持转向全面打压。高额关税实际上等同于贸易禁运,彻底堵死了叙利亚通过贸易寻求生机的道路。
叙利亚的案例表明,对美国来说,新盟友的“投诚”价值有时远不如维护核心盟友的地缘利益。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始终是重中之重,对叙利亚的打压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护美以关系及确保美国在叙利亚油田的开采利益。
叙利亚的遭遇不仅影响该国,还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除了叙利亚,老挝、缅甸和瑞典也被征收高额关税,显示出政策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关税已在全球经济市场引起震荡,标准普尔500指数可能出现自2022年秋季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多数经济学家批评关税是粗暴的工具,会提高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叙利亚的遭遇提醒其他试图亲近美国的发展中国家,缺乏对美反制能力的国家随时可能成为牺牲品。
回顾叙利亚的困局,其悲剧根源在于美国决策层那套独特且不容置疑的逻辑。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虽然表面上是为了“美国优先”,但其核心是在牺牲长期稳定的同盟信任来换取短期战术优势。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展现了强硬姿态股票配资在线,但长远来看正在侵蚀美国在全球领导力的基石,可能导致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
富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